谁能想到,张颂文一演古装,就暴露了他的油腻派演技。其实不止张颂文,这一年来,“中年戏骨们”似乎都在原地打转。或许像黄渤一样“半息影”,才是“老戏骨”永葆长青的智慧之道。从“高启强”到“赵不尤”,张颂文只用了一年谁能想到,大器晚成的张颂文竟然有一天也受到演技质疑!近日,由张颂文和白百何主演的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播出了,本以为是两“王炸”,没想到却“扑”得毫无声息。在剧里,张颂文饰演的依旧是“小人物”——赵不尤是大理寺食物链最底端的贴书吏,有大智慧但是胆小、怕事。这个角色其实和《狂飙》中的“高启强”挺像的,但是当张颂文将现代演技搬到古代,就有些“水土不服”。举几个例子。老婆被调戏,家里店铺被砸,赵不尤万般无奈但是却还要去安慰老婆。张颂文是这样演绎的:面无表情,拍拍脑袋,擦擦鼻子,45度角看天。再比如出了事,赵不尤第一反应是皱眉头。怪不得有人说,张颂文的眉毛比他本人都会演戏。遇到心事的时候,张颂文是这样调整情绪的:其实再回看当年的高启强的经典画面,大家就会发现,张颂文有演技,只不过太“套路化”了。换言之,观众看得有些烦了。虽然张颂文演技遭受质疑,但是如果将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收视下跌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张颂文,那也挺冤的。02张颂文被吐槽,其实挺冤的一部剧失败,绝对不是一个演员的锅。对于观众的质疑,人到中年的张颂文很淡定,直言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态。其实,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什么都好,但是偏偏就让观众有一种“贪多嚼不烂”的感觉。明明是探案剧,但是剧组却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大环境的塑造上。第一集,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就让观众见识到了什么叫大制作。但是光看景,肯定也是不行的。多看几集,观众就能感受到编剧拖沓、剧情推进慢了。女主角白百何也拖了后腿。曾经的白百何灵动可爱,是“小妞”的代表,但是剧里的白百何却苦着一张脸,似乎对搭戏的演员有着万般嫌弃。到底白百何满不满意和张颂文搭戏我们不知道,但是年龄绝对是影响白姐发挥的很大一部分因素,白百何今年也已经40岁了,让她再演少女,也显然不合适。但是,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今年“中年戏骨”似乎都陷入了演什么都像自己的怪圈。中年戏骨“不进则退”中年戏骨们来来回回演的就是那么几个角色,到底是躺平赚钱,还是无奈之举?其实不止张颂文,很多中年戏骨在今年都遇到了“格式化”的问题。看到中年戏骨的剧照,就能知道他们要演什么角色了。今年挺火的王骁,就是“平凡人”的代表,有点存款、有点能力,但是却在夹缝中无奈生存。而且每一部戏,王骁似乎都会遇到“中年危机”。周一围,演什么角色都得“端着”。他所有的角色,似乎都能为洋洋得意、自我感觉良好、高深莫测、有勇有谋的“大人物”。看到靳东的名字,似乎就能联想到商业精英,只要他出现,就能知道这部剧里谁最权威。再比如丁勇岱老师,从《人世间》爆火之后,丁勇岱就成了“爸爸专业户”。有时候,“爸爸”不是一种身份,而是一种感觉。其实也不是老戏骨们不思进取,而是很多时候一个角色走红后,再找来的都是同质化的角色。演员,也得被市场所选择。虽然这是现实,但是也是我们娱乐圈的悲哀。各位认为张颂文的演技到底有没有退步呢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起来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